9月17日下午,yl23411集团官网2025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在音乐厅举行。学院院长秦广友,副院长俞云伟、施梳苏、王东、赵蕴杰出席。院党委副书记马英主持典礼。
学院院长秦广友致辞。他首先代表学院向全体2025级研究生新生表示诚挚祝贺与热烈欢迎,并向同学们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史、学科优势及科研实力,生动展现出学院100多年来始终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的深厚情怀。“你们要成为教育强国建设的生力军,成为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。”他强调,研究生不应止于被动应答课题,更要学会主动发问、定义问题,在探索中真正锤炼创新思维与科研能力。秦广友对新生提出三点殷切希望——坚定理想信念,锤炼过硬本领,涵养高尚品格。他相信,只要各位同学能够坚守初心、笃行不怠,就能在物理科学的星辰大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,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。

院长秦广友教授致辞
王亚平教授作为导师代表发言。他针对学术科研分享了四点感悟与建议:一是明确目标、夯实基础,既要重视专业课学习,也要提升编程计算、文献阅读等核心科研能力;二是潜心科研、坚守初心,要对学术保持热情与好奇心,有“坐冷板凳”的定力,坦然面对挫折,始终敬畏实验数据、恪守学术诚信底线;三是注重交流、拓宽视野,要积极参加学术活动,通过跨方向交流激发科研新思路;四是构建良好导学关系,主动向导师汇报进展、敢于提出质疑与思考,加快融入团队。他还建议新生培养运动爱好强健体魄、养成读书习惯充盈精神世界,并以“道阻且长,行则将至,行而不辍,未来可期”与新生共勉。

导师代表王亚平教授发言
2023级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刘浩泉作为老生代表发言。他以“格物致理,琢玉成器”的院训为引,娓娓道来自己在华师九年的深耕历程:“从本科到博士,我专注于人工智能与物理建模解决网络领域的难题,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,获湖北省优秀科技论文等荣誉。”他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勉励,鼓励各位新生“唯有迎难而上、久久为功,才能突破学习和科研瓶颈”。
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2025级硕士研究生陆梦欣作为新生代表发言。站在新起点,她代表全体新生郑重许下三点承诺——第一,永葆对学院的热爱与敬畏,珍惜每一份成长养分;第二,保持对科学的敬畏与坚持,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直面挑战;第三,牢记科技报国使命,传承学院深耕物理、核电、通信领域百余年的底蕴,让科学研究赋能国家发展。
学院为每一位新生都准备了一枚校徽,导师代表为新生代表郑重佩戴。马英强调,校徽的佩戴不仅是我校学子身份的象征,也标志着同学们从新生转变为物理学院建设的参与者和传承者。她希望大家秉承校训,弘扬“忠诚博雅、朴实刚毅”的华师精神,恪守院训,既享有学院发展的荣光,也承担起维护校院声誉的责任。


研究生入学教育环节,教学秘书卢畅围绕研究生培养方案与学位申请要求等关键事项,展开系统讲解。辅导员王润浩则介绍了学院研究生工作的主要内容,围绕日常管理、“三助一辅”岗位申请、奖助贷政策等方面,系统梳理了新生需要了解的核心事务,同时兼顾心理健康关怀等。他表示,学院一定全力做好服务保障,助力大家安心求学。


典礼最后,副院长俞云伟以“研究生生涯规划与学术诚信教育”为主题开展专题教育。他指出,无论大家的入学动机如何,应明确毕业是所有理想的前提。他直言,毕业并非“熬够时间”,需达到硬性条件并且以此为底线,鼓励新生以1.5倍甚至2倍的标准要求自己,践行“取法乎上,得乎其中”的道理。随后,他告诫新生要珍惜20多岁的黄金拼搏期,不负韶华。他还建议新生结合未来规划,针对性地进行能力提升和课程选择,完成本职学业后,尽可拓展能力边界。此外,俞云伟着重强调了学术规范,强调规范是科研的“生命线”,提醒新生杜绝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。

此次开学典礼暨入学教育,通过师长寄语、经验分享、仪式传承、政策解读与答疑互动等环节,让新生全面了解了yl23411集团官网、培养体系与学术准则。新生们纷纷表示,这场兼具温度与深度的“开学第一课”,让自己明晰了前行方向,更凝聚了继续学习奋进的动力。据悉,学院后续还将组织实验室参观等活动,持续为新生提供关怀与支持。未来,2025级研究生新生将秉承校院训精神,以潜心治学的定力深耕专业,以锐意进取的姿态开拓创新,为国家科技创新贡献青春力量。
华大物院党委融媒体中心
华大物院团委宣传中心
通讯员|代妍
摄 影|万雅晖 程雍棋
责 编|钟瑷忆
审 校|马英 王棣 钟瑷忆 李博扬